n132728

美欧关税战结束!史上最大规模贸易协定出炉,欧盟花1.35万亿保平安,欧洲沸反盈天

美欧关税战结束!史上最大规模贸易协定出炉,欧盟花1.35万亿保平安,欧洲沸反盈天,特朗普这回赢麻了?

一张高尔夫球场的谈判桌,一场40分钟的会谈,欧盟用1.35万亿美元换来美国“手下留情”。

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领导人冯德莱恩达成了这项被称为 “史上最大协议” 的美欧贸易协定。

美国将对欧盟输美商品统一征收15%关税,远低于此前威胁的30%。

而欧盟付出的代价是: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,追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,总计1.35万亿美元的“诚意大礼包”。

这边协议签字笔墨还未干,欧美媒体已经为这场博弈贴上了不同标签。

特朗普称之为“美国贸易史上最大胜利”,而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·朗格则抨击这是 “以欧洲利益为代价的政治作秀”。

而根据协议核心条款,美国将在除药品和钢铁等极少数领域外,对欧盟输美商品统一征收15%关税。
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欧盟向美国全面开放市场,美国商品进入欧盟享受零关税待遇。

“我们打开了所有欧洲国家的大门,我可以说它们基本上是封闭的。”特朗普在宣布仪式上毫不掩饰胜利者的姿态。

当记者追问“能否更优惠?”时,特朗普当场吼回:“不!”

而且欧盟的让步不仅体现在关税上。

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采购承诺,直接针对欧洲自北溪管道被炸后陷入的能源困境;60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计划,相当于欧盟GDP的3%,将主要流向基础设施和制造业。

在协议中中最吸引眼球的的是钢铁铝材条款,美国坚持保留对欧盟钢铁和铝产品50%的现有关税,仅同意未来可能用配额制替代。这个例外条款成为协议中最尖锐的刺。

面对如此不对等条款,欧盟为何选择妥协?

能源安全是欧盟发的关键考量。

自2022年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毁后,德国、法国等欧盟国家陷入能源供应困境。

欧洲不得不从全球采购高价天然气和石油,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出口国之一,成为最现实的替代选择。

75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,对欧盟来说不是“多花了”,而是换个买家。

一位欧盟能源官员私下坦言:“毕竟找谁买不是买?美国供应更稳定,还能顺便缓和关系。”

至于60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,相比能源采购的“硬支出”,灵活性更大。这些资金可投向美国的AI、半导体或制造业领域,欧盟作为发达经济体,资本实力雄厚,这部分承诺“痛感”没那么强烈。

不过特朗普设置了严格条件:要求投资的90%利润得归美国,这不摆明了“割羊毛”。

明眼人都看出特朗普“赢麻了”,但人家"一个愿打一个愿挨”。

评论列表

朝阳
朝阳 2
2025-07-28 20:40
狗咬狗,一嘴毛!